改编自小说《再见了,可鲁》的电影《小》即将在8月1日上映。这个改编其实是一把双刃剑,好的一面是原著小说非常感人,故事肯定不会差,加上任达华、梁咏琪领衔的靠谱阵容,基本能确定是一部优秀的电影;坏的一面是,小说风靡全球,加上十多年前改编的日版电影本身就很感人,观众对电影本身会有很高预期,所以这次的“催泪”功效会打折扣,想超出预期太难了,但电影还是做到了。
镜头下的小萌化观众
电影对小说做了一部分“本土化”的改编,这次小依然是尽职尽责的导盲犬,但它陪伴的主人李宝庭则变成了中年失明、脾气很坏的天才糕点师。电影聚焦了他们共同生活的日子,用日常的生活细节来打动观众。
打动“铲屎官”容易,想要征服所有观众不简单。只有足够可爱才会让人心疼、才会引发观众的共情、打动观众。导演很清楚这一点,所以对小有非常完整、细腻的塑造,第一个镜头就是它和其他几个小兄弟一起出生,眼睛还没睁开,简直能萌化观众。这一场戏就牢牢吸引住了观众的目光。后面它一点点长大,接受严格的训练,在寄养家庭和李宝庭的家里辗转,从出生直至走到生命尽头,小塑造的非常完整,正是这种完整,才勾勒出了一只可爱、聪明、对主人不离不弃的导盲犬,也让观众在电影结束之后仍然久久回味。
情感描绘细腻,充分调动情绪
动物不会伪装,导盲犬的日常工作是单一并且乏味的,小再怎么可爱,想戳中观众泪点都不容易,编剧和导演真的很用心,在李宝庭和小平凡的生活中挖掘出一个个不平凡的瞬间,带给观众最真切的感动。
李宝庭这个人物,以及他和小的日常被描绘的特别真实也很接地气。李宝庭因眼疾中年失明,天才糕点师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接受这种什么也看不见的生活,于是他变得敏感、孤僻、脾气暴躁,电影有了前期的铺垫,后面和小之间感情的阶段性变化就顺理成章了。
小在两个家庭间辗转,和每一个主人的互动都带来不少泪点。它在寄养家庭长大,和小女孩陈芷乔培养出了很深厚的感情,电影把相处细节抓的特别好,小女孩带它出去玩,让它荡秋千,也有过淋雨生病的小插曲,情绪铺垫之后就到了分别的时刻,小的不舍和小女孩的眼泪真的很让人动容。
接着是小和李宝庭之间情感的变化。性格孤僻的李宝庭最初对小很抗拒,粗暴的将它扔出门,大雨中小在车底避雨,不吃不喝,双眼一直盯着李宝庭家的窗户,可怜的模样让人心疼流泪;
接下来李宝庭慢慢打开自己的内心世界,观众对他的看法也由最初虐待小的恼怒变成理解和同情,原来失明的他觉得生活已经没有阳光,不想让可爱的小跟他一样过乏味、枯燥的生活,才宁愿放手,给它自由,这一段绝望的情绪让人流泪;
后面李宝庭对小开始信任,到成为最亲密的伙伴,一起玩耍,给小做生日蛋糕,至此小获得了绝对的尊重,成为了李宝庭的亲人。在小的陪伴下,李宝庭终于解除自己的封闭,迎来全新生活,有太多小细节让人感动落泪;
除此之外,剧本还很巧妙的设计了不少前后呼应,同样带给观众很多感动。小只是一只导盲犬,和人类的互动毕竟有限,导演用剧情和细节,将动物和人之间的互动尽量放大。比如电影前半段的小女孩陈芷乔,原来一直在暗中陪伴小长大,并且她们之间有了第二次缘分,这其中同样贡献不少泪点,到了这一段,小已经认定李宝庭是它的主人,它愿意陪陈芷乔玩,还找出了当年的那只水晶球,却偷偷的把棒球藏了起来,这种一环套一环的前后呼应,把观众的情绪一步步推高,到后面已经是不自觉的流泪,整个影厅里也不断传来啜泣声,看这部电影,要两包纸巾才够用。
感动背后的现实意义,视障人士的双重困境
感动不是最终目的,《小》除了人与动物情感的铺陈,其实在感动背后还有深刻的内涵和引人思考的现实意义,电影展现出了视障人士的双重困境。
视障让李宝庭的生活发生巨变,甚至绝望到打算自杀,这肯定不是个例,任达华把这个角色演的真好,真实并且自然,他的孤独、对外界的排斥、对他人目光的敏感等情绪都表现的很充分,电影对视障人士的现实处境有很全面的展现,亲人朋友不理解,连为他安排导盲犬的机构都差点放弃他,所以,对于情绪不好的视障人士,真的是需要的耐心和关爱。电影中有一句台词,大概意思是李宝庭已经算很幸运的,很多盲人可能一辈子都找不到可以配对的导盲犬,也侧面反映出了视障人士面对的生活困境。
另一方面,导盲犬培训耗时很长、数量极其有限,并且生命周期也很短。在中国导盲犬不足200只,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容易见到它们。导盲犬日常工作压力很大,所以电影里的小髋关节很早就出了问题,它们工作寿命仅有8-10年,但前期培训的费用超过10万,这导致了导盲犬一直没能大范围普及,相信电影上映之后,会让社会各界注意到视障人士这个特殊群体和导盲犬的重要性,也相信这部真切感人、泪点不断的电影能给观众带来共鸣,有出色的票房表现。